精选内容
-
老烂腿数月不愈?都是静脉曲张惹的祸!手术去根源,换药促愈合,看这里
汪小勇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121
0
0
-
加重静脉曲张的2大习惯,你中招了吗?
汪小勇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147
0
1
-
静脉曲张,手术只是治疗的一环,长期保守治疗很重要。
冯睿-血管外科国之名医2025-08-0457
0
4
-
静脉曲张会“传染“?家人患病,你也需警惕!
很多静脉曲张患者发现一个现象:自己的父母、兄弟姐妹或子女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症状。这不禁让人疑惑:难道静脉曲张会"传染"?其实,静脉曲张本身不是传染病,但家族成员之间确实存在较高的患病风险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静脉曲张患者的家人也容易中招,以及如何科学预防。一、静脉曲张的家族聚集现象静脉曲张(俗称"蚯蚓腿")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,导致血液回流不畅,静脉内压力增高,最终使血管扩张、迂曲形成的。研究发现,如果父母一方有静脉曲张,子女患病的概率约40%-50%;如果父母双方都有,子女的患病风险可高达90%。这种家族聚集性并非偶然,而是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:1.遗传因素:静脉"脆弱"的基因静脉壁和静脉瓣膜的结构与功能受基因影响。如果家族成员携带某些易感基因,可能导致静脉壁弹性较差或瓣膜关闭不全,使血液更容易淤积在下肢,形成静脉曲张。2.相似的生活习惯:久站、久坐、缺乏运动一家人往往有相似的生活和工作方式。比如:-父母如果是教师、厨师、售货员等需要长期站立的职业,子女可能也从事类似工作。-家庭成员普遍不爱运动,或习惯久坐,都会增加静脉压力。-肥胖问题在家族中蔓延,超重会加重下肢静脉负担。3.共同的环境影响比如寒冷地区的人可能更少活动,炎热地区的人可能因长期吹空调导致血液循环变差,这些环境因素也可能间接促进静脉曲张的发生。二、静脉曲张不仅仅是"难看",危害不容忽视很多人认为静脉曲张只是影响美观,实际上,如果不加以干预,它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:-皮炎、色素沉着:血液淤积导致皮肤营养不足,出现瘙痒、变黑甚至溃烂。-静脉血栓:曲张的静脉容易形成血栓,若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(致命风险!)。-慢性溃疡(俗称"老烂腿"):伤口经久不愈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三、家人有静脉曲张,我该如何预防?即使有家族史,通过科学干预也能大幅降低患病风险。以下是具体建议:1.避免久站久坐,改善血液循环-每30分钟活动一次,做踮脚尖、勾脚背等动作,促进血液回流。-避免跷二郎腿,以免压迫血管。2.坚持运动,强化小腿"肌肉泵"小腿肌肉被称为"第二心脏",它的收缩能帮助血液回流。推荐:-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(低冲击运动最佳)。-避免剧烈跑跳、举重等增加腹压的运动。3.控制体重,减少静脉负担BMI(体重指数)超过25的人,静脉曲张风险显著增加。合理饮食+运动,保持健康体重。4.穿戴医用弹力袜(重要!)如果已有轻微静脉曲张或高危职业(如护士、教师),建议白天穿戴医用弹力袜(压力梯度为15-20mmHg)。它能有效减轻静脉压力,延缓病情发展。5.抬高双腿,促进血液回流每天睡前将双腿抬高15-20分钟(高于心脏水平),比如垫个枕头,有助于缓解下肢淤血。6.定期检查,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发现以下症状,尽早就医:-腿沉、腿胀、夜间抽筋。-血管显露如蜘蛛网状(毛细血管扩张)或蚯蚓状隆起。四、总结:家族风险≠必然患病,关键在行动!静脉曲张虽然不是传染病,但家族成员共享基因、生活习惯和环境,使得患病风险显著增加。如果家人有静脉曲张,你更应提高警惕,从今天开始调整生活方式,避免久站久坐、加强运动、控制体重,必要时穿戴弹力袜。记住:静脉健康是一辈子的事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!如果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有静脉曲张,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,全家人一起守护下肢健康!门诊咨询地点及时间: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(北京西城区航空胡同42号门诊楼外科2诊室)李志刚主任专家诊,周二下午/周四上午
李志刚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172
0
0
-
打开CHIVA的奢侈品外衣
静脉曲张患者众多,治疗方法多样,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手段是可以适合所有类型病例的。CHIVA手术是近年我们经常听到的新名词,而事实上,这是一种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手术方式,并非新技术。与同时代出现的腔内热消融手术的快速推广相比,CHIVA几乎就是“淘汰生”。但经过某些医疗机构的炒作,CHIVA却有被包装成高端“奢侈品”的趋势。那么CHIVA究竟是何方神圣,又是为什么受到某些机构(多位私立)的吹捧呢?静脉曲张是下肢浅静脉返流性疾病。CHIVA的理论基础是:返流都会有一个起点,它命名为逃逸点(EP),返流造成了部分浅静脉高压,从而引起静脉曲张;而返流血又会通过某个点回到相对正常的静脉重新成为回心血,这就是所谓回流点(RP)。CHIVA手术就是通过B超定位EP,作小切口离断相应静脉,从而消除EP导致的返流,起到降低静脉压的作用。CHIVA的倡导者认为,当静脉压力下降后,原先的曲张静脉会直径回缩,回归正常状态。由于只处理EP,一般仅仅需要一个点式切口,所以创伤确实很小。由于大部分下肢静脉曲张的返流起始点,即EP并不是隐静脉的分支,而是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主干的起始部位就已经扩张成了EP点,而要在隐静脉的根部进行离断,就不是一个点式切口可以做到的;即使返流点是某个扩张的穿通支静脉,也无法通过点式切口完成规范的深筋膜下离断结扎。所以所谓极其微创的CHIVA,只适用于大概5%左右,隐静脉主干扩张不严重的静脉曲张患者。目前有些医疗机构几乎完全采用CHIVA手术,其实质是用短期疗效混淆长期疗效。在真实世界中,CHIVA的适应症范围是很小的。通过前面的分析,不经病例筛选的CHIVA手术必然导致高复发率。其实CHIVA还有一个理论漏洞,就是对RP的认知。在CHIVA理论中,RP是一个需要保护的部位,因为这个位点上是符合生理状态的正向血流。但是,这里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。在术前也就是EP存在的情况下,曲张浅静脉内压力是升高的,所以在RP点是从浅到深的正向血流(因为液体都是从压强高流向压强低)。然而在EP点离断后,曲张浅静脉内压强降低,这个时候就无法保证RP一定是正向血流,而且大概率是出现RP的血流方向逆转,即RP转换成新的EP,这也是CHIVA术后高复发的原因之一。应对CHIVA的高复发率,部分医疗机构采用了很“聪明”的概念引入,即“终身维护”的理念。即只要在我这里做了静脉曲张治疗,如果复发就可以免费再次治疗,甚至可以维持“终身维护”的承诺,就相当于你买了一个家用电器,公司承诺你终身保修!毕竟,有部分静脉曲张,即使治疗不到位,也不一定复发,这部分患者毫无悬念的成了“金字招牌”。而那些复发后享受“终身服务”的患者,在第一次手术时已经支付了高昂的费用,其实并没有获得真实利益,况且每次手术尽管创伤不大,但毕竟对身心造成一定影响。事实上,CHIVA在这么多年不能大范围推广,复发是最大的问题,而且这个问题是无解的。可以明确告诉您,CHIVA手术是所有静脉曲张手术中,成本最低的一种,无论是物质成本还是人力成本。评估返流点本就是静脉曲张术前应该完善的工作,通过B超或者CTV都可以准确找到返流起点位置,只是有些公立医院的B超报告太过敷衍,无法反应外科医生需要的信息。但这个问题并不重要,现在的静脉曲张手术,B超是手术室必备的设备,外科医生可以完成这种评估,并无难度,如果有术前CTV加持,术中B超定位返流点就是很简单的,根本没有部分宣传中的那么神乎其神。在正规公立医院的收费目录中就不存在CHIVA这个项目,其收费标准就是静脉曲张的手术费,加上各种药物、耗材,CHIVA的手术总费用不会超过5000,并且基本都在医保范围,个人承担也就1-2千,甚至更低。与动辄几个W的某些私立机构相比,差的可能是一些环境或者笑容……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,每个人都有个体化的治疗诉求,建议大家根据自身特点作出理性的选择。
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(南部)血管外科科普号2025-08-04235
0
4
-
盆腔淤血综合症
盆腔淤血综合症到底是什么?盆腔淤血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症状,是卵巢/盆腔静脉反流、阻碍引起的盆腔疼痛,往往伴有会阴沉重,排尿紧迫和性交后疼痛,其中以下腹部疼痛、低位腰痛、性感不快、极度疲劳感、瘀血性痛经和经前期乳房痛为最常见。除疼痛外,其他如白带多、便秘、膀胱痛、性情烦躁,也是常见症状。盆腔淤血综合症的产生原因很多,但本质上来说,它属于静脉曲张的一种。也可以叫做“盆腔静脉曲张”。单而盆腔静脉更加特殊,对于病患来说,这个部位是“看不见摸不着”的。因此确诊极其困难,而症状延绵持久,严重影响生活。以往认为这是育龄期多发的疾病,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观察发现,这个疾病可发生在20岁,也可发生在已绝经的老年女性中。盆腔淤血为何难以治愈?首先,当患者产生症状时,这个“曲张”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。对比下肢静脉曲张,许多人“血管鼓包几十年,也没有任何不舒服”,所以我们可以想象,“盆腔静脉曲张”引起你注意的时候,已经在小肚子里发生了“数十年”了。确诊时已经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程度。另外,盆腔静脉丛丰富,循环多,治疗往往需要分次分期进行,且无法“根治”的现实,让很多患者无法也没有信心继续。盆腔淤血如何治疗?目前有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,药物可以改善血管的扩张状态,减轻淤血症状。介入治疗也是用各种材料封闭曲张血管。我们不推荐“损毁性的生殖系统切除”手术。
杨心蕊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136
0
1
-
告别“蚯蚓腿”,微创治疗显神通——下肢静脉曲张射频/微波消融术全解析
腿上的“青筋”像蚯蚓一样凸起,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引发疼痛、瘙痒甚至皮肤溃烂……这就是被称为“蚯蚓腿”的下肢静脉曲张。近年来,一种名为“射频/微波消融术”的微创治疗方法逐渐走进大众视野,成为治疗静脉曲张的“新宠”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!一、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?简单来说,静脉曲张是腿部的“下水道”(静脉血管)出了问题。正常情况下,静脉里的瓣膜像“单向阀门”,确保血液单向流动。但当瓣膜老化、损坏或长期受压(如久站、久坐、肥胖等),血液就会倒流,导致静脉扩张、迂曲,形成“蚯蚓腿”。二、传统手术vs消融手术:一场“微创革命”1、传统手术:创伤大、恢复慢传统方法需在腿上切开长口子,剥离曲张静脉,术后疤痕明显,恢复需1-2周,且可能损伤周围神经。2、射频/微波消融术:微创、高效、美观在超声引导下,将一根铅笔粗细的射频或微波导管插入病变静脉,通过热能(约60-120℃)使血管壁收缩闭合,就像“烫”死蚯蚓一样。而射频和微波的区别在于其产热原理不同,能量范围不同,各有优缺点。三、消融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优势1、微创无疤:仅需2-3毫米小孔,术后不留疤痕。2、恢复快:大部分患者均可局麻下完成,术后当天可下地行走,最快可当日出院。3、疗效显著:血管闭合率超95%,复发率低于5%。4、舒适度高:术中疼痛轻微,术后无需拆线。四、手术流程:轻松三步走1、术前准备:检查明确病情,排除禁忌症(如深静脉血栓);局部麻醉,注射“肿胀液”保护周围组织。2、术中操作:导管精准抵达病变静脉,分段释放热能闭合血管;同时处理小腿曲张的“小蚯蚓”(点状抽剥或组织胶/硬化剂注射)。3、术后护理:穿弹力袜1个月,促进恢复;避免久站久坐,适当勾脚运动。五、哪些人适合消融手术?1、静脉曲张直径≥2mm,伴有酸胀、水肿、皮肤变色或溃疡。2、追求快速康复、不愿留疤的患者。3、传统手术高风险人群(如高龄、合并症多)。4、不适合做消融手术的情况(禁忌症):深静脉血栓、凝血功能障碍、怀孕期间等。六、术后生活小贴士1、饮食:多吃鸡肉、鱼肉等优质蛋白,少吃辛辣刺激食物。2、运动: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,可散步促进循环。3、警惕复发:若出现腿部肿胀、疼痛加重,及时复诊。七、典型案例1、患者信息:包女士,59岁,因“右下肢静脉曲张伴酸胀5年”于2025-08-04就诊于我科室。查体显示双下肢可见明显迂曲扩张的静脉团(C3级)。2、手术方案:经超声评估后,决定采用局麻下微波消融术。手术全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,通过2毫米微小穿刺口置入微波消融导管,精准定位并释放热能闭合病变静脉。整个手术耗时30分钟,术中患者无明显疼痛感。3、术后恢复:包女士术后即刻下地活动,无任何不适,次日拆除弹力绷带后出院。术后1个月随访显示,原曲张静脉完全闭合,酸胀感消失。八、结语射频消融术让静脉曲张治疗从“大刀阔斧”转向“精准微创”,让患者告别痛苦与尴尬。如果您或身边人正受“蚯蚓腿”困扰,不妨咨询专业医生,选择这种高效、舒适的治疗方案!
李叶晟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300
0
2
-
射频消融治静脉曲张,术后走路竟是康复关键?
王女士刚做完大隐静脉曲张的射频腔内闭合治疗,手术室里医生就催促她下床走动。这让她困惑不已:"刚做完手术不是应该静养吗?怎么还要走路?"事实上,这个看似反常的医嘱背后,藏着现代静脉疾病治疗的科学智慧。?一、颠覆认知的术后医嘱?在传统静脉剥脱手术时代,患者术后需要卧床3-5天,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。这种"静养模式"常常导致下肢肿胀、疼痛,甚至增加血栓风险。而现代射频腔内闭合技术通过热能闭合病变静脉,创伤仅如针孔大小。正是这种微创特性,让"术后即刻行走"成为可能。?二、行走背后的四大康复密码1.肌肉泵的天然按摩?行走时小腿肌肉规律收缩,像无数个微型水泵,将淤积的血液推回心脏。这种"生物泵"效应比任何按摩仪都高效,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。统计显示,术后立即行走可使血栓风险降低70%。?2.闭合静脉的精准塑形?射频产生的热能会使静脉壁胶原蛋白重塑。此时适当压力能帮助静脉均匀闭合,就像给新塑形的陶瓷器皿定型。临床数据显示,术后行走患者的静脉闭合完整率高达98%,远高于卧床患者。?3.循环系统的动态平衡?人体站立时静脉压可达100mmHg,而行走时因肌肉泵作用骤降至25mmHg。这种压力波动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,就像在城市主干道封闭时,及时开辟新的交通路线。??4.心理与生理的双重激活?早期活动打破"病人角色"的心理暗示,体内内啡肽分泌增加,疼痛阈值提高。很多患者反馈,术后行走反而减轻了不适感。?三、科学行走的黄金法则?术后行走需遵循"333原则":每天至少3次,每次30分钟,步速保持3公里/小时。要像逛超市般自然行走,避免久站或剧烈运动。搭配医用弹力袜使用,能形成"压力梯度",提升治疗效果。需特别注意,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需立即就医。?现代血管外科的进步,正在改写"术后静养"的传统认知。射频治疗联合早期行走,构成了静脉曲张康复的"双翼"。这种治疗策略的改变,本质是对人体自愈机制的深度利用——用最自然的方式,唤醒身体内在的修复力量。正如一位康复科主任所说:"有时候,最好的治疗不是对抗,而是顺应。"门诊咨询地点及时间: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(北京西城区航空胡同42号门诊楼外科2诊室)李志刚主任专家诊,周二下午/周四上午
李志刚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73
0
0
-
血管里的“高速公路“与“乡间小路“:生死时速的暗战
凌晨三点,张先生被胸口撕裂般的疼痛惊醒,仿佛有人在他胸腔里引爆了一枚炸弹。救护车呼啸着穿过城市时,医生发现他心脏的"生命线"早已被血栓堵死。而就在同一时刻,李女士正对着镜子发愁,小腿上蜿蜒的"青紫色蚯蚓"在灯光下愈发狰狞。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病例,背后正上演着血管世界最惊心动魄的生死暗战。?人体的血管系统藏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运输线:动脉如同高速公路,携带着鲜红的富氧血液奔腾向前;静脉则像乡间小路,载着暗红的代谢废物缓缓回流。动脉血管壁足有三层防弹衣般坚韧,能承受心脏每分钟泵出5升血液的冲击,而静脉血管壁仅有一层薄纱般的结构,依靠肌肉收缩和精巧的瓣膜系统完成血液回流。?当动脉系统亮起红灯,往往是惊天动地的灾难现场。就像张先生遭遇的急性心梗,血栓在分秒间就能截断心脏供血,患者会突然出现胸痛、呼吸困难、濒死感。而动脉硬化如同缓慢生长的"血管锈斑",可能让大脑突然断电引发中风,或是让下肢动脉闭塞导致"间歇性跛行"——走200米就要停下休息的诡异症状。?静脉系统的危机更像温水煮青蛙。李女士腿上的静脉曲张看似只是美观问题,实则暗藏杀机:破损的静脉瓣让血液倒流淤积,可能演变成皮肤溃烂的"老烂腿"。更可怕的是深静脉血栓,这个沉默杀手会像定时炸弹般潜伏,当血栓脱落冲向肺部时,瞬间就能引发致命的肺栓塞。数据显示,每年有30%的静脉血栓患者会在确诊后10年内复发。??这场血管暗战中的每个细节都关乎生死。动脉破裂时血液喷射的力度能达2米高,而静脉出血则是缓慢的渗出。但无论哪种危机,黄金抢救时间都按分钟计算。心梗发生后每延迟1分钟就有200万个心肌细胞死亡,脑梗患者每耽误1小时大脑老化3.6年。而深静脉血栓若在48小时内未获治疗,死亡风险将飙升30倍。?保护血管是一场需要终身投入的持久战。每天30分钟的快走能让静脉回流效率提升40%,地中海饮食可降低动脉硬化风险53%,戒烟1年就能让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降50%。当出现单侧肢体肿胀、胸痛伴冷汗、突发言语障碍等症状时,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——在血管世界的生死时速中,你的每个决定都在重写生命剧本。门诊咨询地点及时间: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(北京西城区航空胡同42号门诊楼外科2诊室)李志刚主任专家诊,周二下午/周四上午
李志刚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78
0
0
-
射频消融术:解开静脉曲张患者的五大疑虑,让您重获轻盈双腿
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美观,更是健康的"隐形炸弹"。数据显示,我国30岁以上人群静脉曲张患病率高达20%,其中大隐静脉曲张占比超70%。若放任不管,可能引发血栓、皮肤溃烂甚至肺栓塞。近年来,射频腔内闭合术因其微创优势备受关注,但许多患者仍心存疑虑。本文将解答您最关心的五大问题。疑问一:射频治疗真的不用开刀吗???射频消融术只需在腿部做2mm穿刺孔,将射频导管精准置入病变静脉。通过释放热能(70-120℃),使血管壁胶原蛋白收缩闭合。整个过程在超声引导下完成,无需传统剥脱术的10cm切口,术后仅留针眼大小痕迹。临床统计显示,术后2小时患者即可下床行走。疑问二:高温会不会损伤周围组织??射频导管采用智能温控技术,工作时会在血管壁与周围组织间形成保护性"蒸汽屏障",确保热能仅作用于目标血管。国际静脉联盟(UIP)研究证实,该技术周围组织损伤率低于0.3%,远优于激光治疗的2.1%。疑问三:术后复发率真的比传统手术低吗?射频治疗实现血管全程闭合,术后5年闭合率保持在94.6%以上。而传统剥脱术因需切断血管分支,可能刺激侧支循环代偿性扩张。日本《血管外科杂志》对比研究显示,射频组5年复发率仅为7.2%,显著低于剥脱术的23.8%。疑问四:哪些人适合射频治疗?除严重凝血障碍患者外,绝大多数C2级(可见曲张静脉)至C6级(活动性溃疡)患者均可适用。特别适合:??-惧怕手术疤痕的年轻女性??-需快速恢复的职场人群??-伴有皮肤色素沉着的慢性病患者??临床案例显示,75岁糖尿病患者术后溃疡愈合速度比保守治疗快3倍。疑问五:术后需要特殊护理吗??射频术后需穿戴医用弹力袜4周,但日常生活不受限:??-术后第2天可淋浴??-3天后恢复办公室工作??-2周后可进行游泳等轻度运动??对比传统手术需卧床3天、恢复期长达1个月,射频治疗真正实现"午间手术"——上午治疗,下午返岗。治疗时机决定康复质量?静脉瓣膜损伤不可逆,每延迟1年治疗,并发症风险增加18%。射频消融术现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自费部分仅需传统手术的60%。当您出现以下信号时,请立即就医:???久站后小腿灼痛?夜间腿部抽筋频繁?踝部出现褐色斑块??现代血管外科技术已让静脉曲张治疗进入"微创时代",别让犹豫成为健康的绊脚石。立即预约专业血管外科评估,让射频技术助您告别"蚯蚓腿",重拾步履生风的自信!??门诊咨询地点及时间: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(北京西城区航空胡同42号门诊楼外科2诊室)李志刚主任专家诊,周二下午/周四上午
李志刚医生的科普号2025-08-04120
0
1
静脉曲张相关科普号

刘洪医生的科普号
刘洪 副主任医师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血管外科
572粉丝3996阅读

田文医生的科普号
田文 主治医师
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(南部)
血管外科介入中心
1786粉丝2万阅读

鞠上医生的科普号
鞠上 主任医师
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
周围血管外科
804粉丝59.3万阅读
-
推荐热度5.0茅届齐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(南部) 血管外科介入中心
静脉曲张 460票
下肢静脉血栓 2票
血管瘤 1票
擅长:长期专注于静脉曲张微创治疗(>5000例),对复发、溃疡、难治性静脉曲张、动脉闭塞、静脉血栓、动脉瘤等脉管疾病领域同样具备丰富经验。 -
推荐热度4.8崔佳森 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血管外科
静脉曲张 341票
动脉硬化闭塞症 50票
腹主动脉瘤 43票
擅长: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血栓 动脉硬化闭塞症 脉管炎 主动脉瘤 血管瘤 糖尿病足 易栓症 下肢淋巴水肿 腹主动脉瘤 动脉栓塞 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周围动脉瘤 肾动脉狭窄 静脉炎 周围血管病 主动脉夹层 深静脉血栓形成 KT综合症。下肢静脉曲张微痕、微创美容手术。 -
推荐热度4.3杨心蕊 副主任医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
静脉曲张 111票
下肢静脉血栓 4票
血管瘤 3票
擅长: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,如射频、激光、硬化剂等;毛细血管扩张、网状静脉曲张的门诊微创治疗、静脉畸形、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等外周动静脉常见疾病的诊治。